飛象網(wǎng)訊 在7月24日舉辦的AIIA安全治理委員會成果發(fā)布會上,AIIA秘書長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余曉暉院長表示,當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需要匯聚行業(yè)各方智慧和力量,共同完善人工智能安全風險識別方法論,建立更為敏捷、精確的安全風險識別機制,盡早、盡快發(fā)現(xiàn)風險,加強人工智能安全評測技術工具的研究,通過技術來治理技術。
“中國還需要和全球一起共同研究,達成更廣泛的共識,共同釋放人工智能潛力,防范治理風險!庇鄷詴熖岢鏊姆矫娼ㄗh:
一是完善人工智能安全風險識別方法論,人工智能技術日益融入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各領域全過程,其安全風險面不斷擴大,需要建立更加敏捷、精準的安全風險識別機制。
二是通過強化風險評估與防范,重點從人工智能基礎設施、算法模型、上層應用以及產業(yè)鏈等方面進行評估,盡快盡早發(fā)現(xiàn)風險。
三是加強人工智能安全技術治理,加強對算法模型毒性、魯棒性、公平性等方面的評測技術工具研究,通過技術治理技術。
四是加強國際合作,中國需要和全球一起共同研究推動全球性人工智能,達成更廣泛的共識,共同釋放人工智能潛力,防范治理風險。